8月10日,北京大学“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产业化”暑期学校暨研讨会在鄂尔多斯市正式开班。本次暑期学校是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第二届“暖城人才周”重要活动之一,由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能源研究院共同主办,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院长金之钧作开班致辞,市工信局局长何万智、发改委副主任付雄义、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苏宪、能源局副局长欧阳慧珉及各旗区主要领导出席本次活动,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研究员章凯强主持。
开班仪式
金之钧 院士在致辞中强调,面对CCUS技术成本挑战与未来碳价上涨预期,鄂尔多斯市应抓住机遇,通过联合技术攻关、政策支持及建设大规模示范工程,率先探索出一条既支撑国家能源安全与碳中和目标、又保障本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CCUS产业化路径。
金之钧院士致辞
授课第一天,多位院士与行业专家分享了前沿洞察与实践经验。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副院长李根生介绍了鄂尔多斯发展CCUS的独特优势及团队在CCUS技术研发与工程化方面的最新进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李阳介绍了中石化CCUS技术及工程进展,重点剖析了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全流程项目。
李根生院士授课
李阳院士授课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米立军重点介绍了中海油海上CCUS关键技术进展、示范工程建设及未来规划。陕西延长石油集团首席科学家王香增主要展示了延长油田全流程一体化CCUS示范工程及“煤化工低碳发展-致密油气藏绿色开发”协同发展模式。中石油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进步重点分析了苏里格气田CCUS-EGR可行性及先导试验成果,并展望了该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的应用前景。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挪威工程院院士,挪威艾奎诺公司高级技术专家杨涛基于艾奎诺公司在北海29年CCUS实践经验,系统剖析了该公司大规模碳封存项目的工业化应用现状及拓展路径,并对比分析了欧洲各国低碳政策及CCUS工程项目差异。
暑期学校活动为期3天,吸引了1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授课团队汇聚了国内CCUS领域的顶尖院士、专家,将通过高端研讨、前沿授课与实地研学相结合的深度学习模式,系统梳理CCUS产业化现状与挑战、未来发展路径,为能源低碳转型注入强劲的学术动能与产业发展活力。